特种集装箱研发制造基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2日 11:11

建设单位信息

名    称:大连中车大齐车辆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李晓东

建设项目信息

地理位置: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

项目名称:特种集装箱研发制造基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为扩建项目,本次评价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特箱制造厂房,厂房分为五个生产跨和一个辅跨,辅跨建设探伤间、喷漆间、调漆间、烘干间、喷丸间、吹灰室、酸洗间、废液处理,配套设施包括集装箱存放场地、办公楼、供排水系统、供气系统、电气系统、维修、集装箱堆场、油漆库、探伤室等。

现场调查信息

调查时间:2019.7.11-7.12

陪同人姓名:刘新宇

调查人姓名

从事专业

资格证书号

张雅丽

预防医学

A01(P)12200641

姜金华

拖拉机(机械)

A01(P)13100580

齐艳哲

预防医学

A01(P)12200114

现场采样信息

采样时间:2019.7.18-7.26

陪同人姓名:刘新宇

采样人姓名

从事专业

资格证书号

刘  鑫

化学与生物工程

A01(J)13100586

高海臣

应用化学

A01(J)12200328

于昊

给水排水工程

A01(J)13100590

漆胜群

环境科学

A01(J)13100587

现场检测信息

检测、分析时间:2019. 7.18-8.8

检测人姓名

从事专业

资格证书号

刘  鑫

化学与生物工程

A01(J)13100586

高海臣

应用化学

A01(J)12200328

王君怡

环境工程

A01(J)16101888

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锰、三氧化铬、镍及其化合物、臭氧、汽油、二甲苯、丁醇、乙苯、乙酸丁酯、戊烷、氧化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钙、噪声、工频电场、紫外辐射、手传振动。聚乙烯粉尘、噪声、高温。

检测结果

所有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评价结论与建议

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当前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对策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

  1. 用人单位应认真执行公司建立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及时更新、修订。
  2. 本项目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7日内更新。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3. 建设单位应保持对除尘、防毒等防护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
  4. 本项目打磨工和喷丸工达到了中度危害,维修工属于轻度危害级别。建设单位应加强对以上岗位以及生产现场高噪声作业点的噪声防护和控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等防护用品。
  5. 建设单位应保持应急通道畅通,并保证应急冲淋洗眼器有不间断的水源供应。定期对应急冲淋设施进行试用,检查设施性能,外排管道中由于长期存留产生的含垢水,确保应急时冲淋水质的要求。
  6. 建议建设单位在下次职业健康体检时对电工补充进行电工作业的体检项目,为需要复查的员工进行复查。公司员工发生调配或新增时,继续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检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 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各种集装箱等容器内的检维修工作,在对这些存在密闭空间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时,应督促委托单位严格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的要求,先对其进行通风换气,同时应进行现场检测,确保其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接触限值的要求,并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的规定,在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的前提下,方可进入设备内作业。
  8. 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专家组评审意见

建设单位于2020年7月29日在大连市组织了3名职业卫生专家库的专家对本报告进行了审查,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和审查,建议通过报告书。